距离前往美国参加国际医疗科技论坛还有一周,林辰的办公室里堆满了资料。桌面上摊开的是北美乡村医疗现状报告,旁边放着手机检测模块的优化方案,苏晚晴刚送来的咖啡还冒着热气,杯壁上贴着一张便签,写着“记得今晚和妈妈视频”。
林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拿起便签纸笑了笑——自从母亲出院后,苏晚晴总是记得提醒他跟家里联系,连他自己都忘了的事,她总能细心记着。他拿起手机,给张慧兰发了条消息,告诉她下周要去美国的事,很快收到母亲的回复:“注意安全,到了那边记得报平安,别太累了。”
刚放下手机,王副总监就拿着一叠图纸走进来,脸上带着兴奋:“林总,北美便携式心电图模块的原型机设计图出来了!我们根据他们的调研数据,把模块体积缩小了30%,还增加了英文语音提示和国际医疗标准数据接口,您看看行不行。”
林辰接过图纸,仔细翻看着。图纸上的模块比国内的手机检测模块稍大一些,边缘做了防滑处理,操作按钮也更简洁,只有“开始检测”“保存数据”“发送报告”三个键。“很好,”林辰点头,指着图纸上的电池位置,“把备用电池的接口再优化一下,北美乡村的充电条件可能比我们预估的差,要确保电池能兼容当地常见的充电器。”
王副总监连忙记下,又说:“对了,梅奥那边发来了论坛的议程,邀请您在开幕式上做主题演讲,时间是20分钟,他们希望您能多分享一些国内基层医疗的案例,尤其是手机检测模块在山村的应用。”
林辰打开电脑,调出之前整理的青石县案例资料——里面有陈爷爷用改装手机测血压的视频,有马家坪村民培训时的照片,还有远程会诊拯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记录。他看着这些资料,心里突然有了演讲的思路:不只是讲技术,更要讲技术背后的人,讲那些山村老人的故事,讲基层医疗最真实的需求。
接下来的几天,林辰一边完善演讲内容,一边和苏晚晴一起整理论坛需要的资料。苏晚晴帮他把案例资料翻译成英文,还特意制作了一个PPT,里面穿插着山村的照片和设备使用的视频,让演讲内容更生动。“你看这个视频,”苏晚晴指着屏幕上张奶奶用模块测血糖的画面,“把这个放进去,肯定能让听众感受到设备的实用性,比单纯讲数据更有说服力。”
出发去美国的前一天,林辰和苏晚晴特意去了趟青石县。他们想在离开前看看村里的情况,也跟老乡们告别。车子刚到赵家岭,就看到老张和几个村民站在村口等他们。“林经理,苏总,听说你们要去美国了?”老张递过来一篮新鲜的核桃,“这是咱自家种的,你们带在路上吃,到了那边别想家。”
林辰接过核桃,心里暖暖的。他们跟着老张去了张奶奶家,张奶奶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,手里拿着改装手机,看到他们进来,连忙站起来:“林经理,苏总,你们怎么来了?快坐,我给你们倒杯水。”
林辰按住她,笑着说:“奶奶,我们是来跟您告别的,下周要去美国参加论坛,跟那边的人讲讲您用手机测血糖的事。”张奶奶听了,眼睛一亮:“真的?那你可得跟他们好好说说,这玩意儿太好用了,让他们也给那边的老人用用。”
离开张奶奶家,他们又去了陈爷爷家。陈爷爷正用手机跟儿子视频,看到林辰,连忙把手机递过来:“我儿子听说你们要去美国,让我跟你们说谢谢,还说等他回来,一定要请你们吃饭。”林辰接过手机,跟陈爷爷的儿子聊了几句,对方的语气里满是感激:“多亏了你们的设备,我爸在家就能测血压,我在外地也能放心工作了,谢谢你们。”
从青石县回来,天色已经很晚了。苏晚晴靠在车座上,看着窗外的夜景,轻声说:“明天就要走了,突然有点舍不得这里。不过一想到能把青石县的经验分享给全世界,又觉得特别自豪。”林辰握住她的手,轻声说:“等我们从美国回来,就继续推进基层医疗的推广,让更多山村的老乡们受益。”
第二天,林辰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。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,他终于抵达了论坛举办地——波士顿。戴维早就等在机场,看到林辰,连忙迎上来,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:“林,欢迎来到美国!你的演讲安排在明天上午,我们已经把你的资料发给了所有参会者,大家都很期待你的分享。”
论坛开幕式当天,会场里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专家和企业代表。当林辰走上演讲台时,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他深吸一口气,打开PPT,屏幕上首先出现的不是技术参数,而是青石县山村的照片——清晨的山野、土坯房的烟囱、老人手里的改装手机。
“大家好,”林辰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,“今天我不想先讲技术,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。在我国家乡的一个小山村,有位72岁的张奶奶,她腿不方便,半年没下过山,也没做过体检。直到我们把这个手机大小的检测模块送到她手里,她才第一次在家测出了自己的血糖,还通过远程视频联系了专家……”
林辰一边讲着张奶奶、陈爷爷的故事,一边播放着设备使用的视频。当屏幕上出现陈爷爷用“一键呼救”联系村医的画面时,台下传来了阵阵惊叹声。他接着说:“基层医疗不是简单地把先进设备送过去,而是要走进那些偏远的山村,了解老人们的需求——他们可能不会用智能手机,可能没有稳定的电源,所以我们把设备改装成兼容老年机的款式,设计了备用电池,让技术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。”
演讲结束后,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。很多专家围上来,跟林辰交流基层医疗的经验。一位来自非洲的医疗专家握着林辰的手,激动地说:“你的分享太有启发了!我们非洲的很多乡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,我希望能跟你们合作,把这种设备引进到非洲,帮助更多的人。”
论坛期间,林辰还和梅奥团队深入讨论了北美便携式心电图模块的研发方案。他们根据北美乡村的医疗需求,调整了模块的检测参数,增加了房颤预警功能,还计划在模块里加入当地常见疾病的诊疗建议,让设备更符合当地的使用场景。
结束美国之行回到国内,林辰第一时间去了公司。他把论坛的情况告诉了团队,还把非洲专家的合作意向跟大家分享。“这是一个新的机会,”林辰看着眼前的团队,眼里满是期待,“我们不仅要把基层医疗模式推广到北美,还要推广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,让AI医疗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。”
苏晚晴也带来了好消息:“青石县的基层医生培训计划已经启动了,市医院的专家每周都会通过远程视频给他们做培训,还有三个村的卫生室申请了流动医疗车,我们下周就能把车送过去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林辰和苏晚晴更加忙碌了。他们一边推进北美便携式心电图模块的研发,一边筹备非洲的合作项目,还要兼顾国内基层医疗的推广。虽然辛苦,但他们从没有觉得累——每当看到青石县传来的好消息,看到团队里年轻人充满干劲的样子,他们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。
这天晚上,林辰和苏晚晴一起去了海边。月光洒在海面上,波光粼粼。他们并肩坐在沙滩上,苏晚晴靠在林辰的肩膀上,轻声说:“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看日出吗?那时候我们还在担心张总的事,没想到现在能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。”
林辰握住她的手,抬头看向星空:“未来我们还要做更多。等北美和非洲的项目稳定了,我们就去偏远的西部山区,那里还有很多老乡需要帮助。我想让每一个老人,不管住在多远的山村,都能在家测出自己的健康数据,都能联系到专家,都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。”
苏晚晴点了点头,眼里满是憧憬。她知道,这个梦想虽然遥远,但只要他们一起努力,就一定能实现。月光下,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,他们的心里,装着对基层医疗的热爱,装着对未来的期待,也装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决心。
夜风轻轻吹过,带着大海的气息。林辰和苏晚晴知道,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,属于AI医疗的新篇章,正在他们的手中,一点点书写。